英国华社庆新春彰显文化魅力uking(2012/1/23 9:10:31) 点击:
51151 回复:
0 IP:
31.* * * 据英国英中网报道,春节,是最能勾起海外华人思乡的那一刻。身在海外,记忆中那份浓浓的年俗味儿一点都没变。最近,英国各地的华社就已经紧锣密鼓地筹备起龙年新春的庆祝联欢活动,热热闹闹办起春晚。
春晚增加凝聚力
全英华人华侨中国统一促进会,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河北同乡会,山东同乡会等五大华人社团今年别开生面,将在一起联合庆新春。联络同乡,社团彼此之间增强联谊,聊乡愁,诉亲情,岂是一台晚会能说得完、演得尽?
留学生方面,全英最大的留学生组织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于1月20日晚,举办一台属于留英学子自己的春晚。除了留学生代表,一些国际机构的外国友人也会参与,一同体验中华传统春节民俗。国际小提琴家,指挥家,皇家音乐学院的胡坤教授也带领他的“胡坤与友”乐团为留英学子演奏,专业水平不在话下。
在这个经济进展滞缓,全球皆“寒”的季节,华人同胞之间这样聚力联欢,不失为振奋社区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一种方式。
联欢庆典解乡愁
提起春晚,多数同胞首先会想到中国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自从1983年央视举办春晚以来,春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年俗活动中一个重要符号。它伴随着热气腾腾刚端上桌的饺子,伴随着全家人的欢声笑语,伴随着一年在外踏实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心情,陪着许多国人度过了无数难忘的除夕。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华社负责人表示,因为远在异国他乡,不管是官方办的访问演出,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或专业或业余的春晚,甚至更小规模的联欢,都显得弥足珍贵。
英国华裔商业顾问、社会企业工作者和保守党政治家韦鸣恩勋爵在一次讲座中说,“华人族群在英国已经取得非凡的成绩:我们的父辈在此安家,努力生活,已逾甲子;我们与我们的晚辈勤勉有加,成就斐然;华人是英国最遵纪守法的族群,华人年轻一代是与英国社会融合最好的群体。华人选民日渐增多,也有更多华人决定跻身政界。春晚,作为中华年俗文化的一个符号,把大家在这一重要时刻凝聚在了一起。
河南同乡会负责人表示,“对于往年春节来说,都是社团内部单独活动,其实我们也想和其它社团联谊,扩大会员的交流与交友范围。今年五大社团的联欢,大家有了横向的交流,社团之间能相互学习,会员之间彼此交流。我们自娱自乐,唱卡拉OK,跳交谊舞,有人唱京剧。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到这样的春节团聚很亲切,很大程度上慰藉了海外华人思乡的情绪。”
海外华人的春晚由于自发性和参与性,让观众融入文娱表演,融入过年的气氛中。春晚让一年到头忙碌的人们停下脚步,聚集在一起,缓解乡愁。
海外华人年俗文化 彰显中华传统魅力
而除了同胞之间的交流,一些外国友人的参与,和春晚录制播出也从另一方面传播了中华文化。今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组织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晚会,在主办方尚未达到之前,英国方面就迅速成立了以全英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为首的筹委会。会长李文兴先生说,“这个演出不仅会带来祖国对海外侨胞的关怀,同时把中华文化以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传向世界”。
一位有多年留学生春晚组织经验的华人告诉记者,“我已经记不清学联搞春晚有多少年历史了。今年在排练阶段,我们就邀请到一些国际机构的外国友人。”在学联主办、学生们自发参与的春晚,中国学生学者在歌声和舞蹈中,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也让留学生们结识到一些外国友人,让外国人对中华文化有了解和体验。
春晚的幕布拉开了一个活生生的文化中国,她在外国友人面前展示的是活色生香的中华传统,是更直接的体验。来自卡迪夫的洋小伙马迪去年参加孔子学院的春晚,对魔术产生极大兴趣,特别是“变脸”,让他回家对着镜子好好研究了一番。“中国文化太神奇了”,他感慨道。
而对于已经扎根或正在扎根在英国华人家庭来说,春节的年俗文化,也是让孩子们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时刻。看看单老一家的布置吧:“大门贴好对联,客厅挂灯结彩,水仙花,吉祥祝福到处都贴,糖果瓜子摆满在大圆盘里。年三十,全家大大小小有30人,年长坐大桌,中年坐中桌,孩童孙辈坐小桌!过年菜:上海人做蛋饺(象征元宝),铺盖卷(象征金条),年年有余(红烧鱼,只是摆在桌上,但是不吃,留到明年)等。”
这些布置和菜名,饱含中华传统,带着吉祥如意的期望,带着对新年的憧憬,在欢声笑语的团聚时刻扑面而来。用句时髦的网络语说:我们吃的不是年夜饭,是团圆;看的不是春晚,是记忆和怀念。